相比于产品研发、核心零部件生产、模块部件生产、销售以及售 后服务等环节,EMS 在电子制造产业链中属于附加值最低的环节。以 消费电子制造为例,产业发动机是下游的美国苹果公司,其作为全球 消费电子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国内制造业的心。


受下游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的拉动,未来几年 EMS市场规模将进 一步扩大。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报告《EMS 龙头加码工业互联网  5G大基建力促稳健成长》,解读EMS行业的最新投资环境。


以下为报告全文:


核心观点:


1、全球精密制造龙头,智能化转型中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EMS行业集中度高,龙头企业鸿海精密强者愈强。随着下游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兴细分市场的不断涌现,EMS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5510亿美元。行业龙头工业富联凭借着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客户优势,营业收入将进一步增长,龙头地位也将进一步巩固。


2、业务稳健增长,毛利稳定,未来持续受益5G大基建。2017年公司的三大块业务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以及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使得公司2017年营收同比增长了30.01%。其中,占比最大的通信网络设备由于2017年量价齐升,贡献了59.88%的营收增长,公司网络设备以及电信设备将持续受益5G大基建。公司近三年综合毛利率及各产品毛利率保持稳定,产销率基本维持在100%,产能利用率高达85%以上,对大客户的依赖正在下降。


3、“雾小脑”成为重要战略,跻身“灯塔工厂”,加快智能制造转型,构建“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公司加码工业互联网建设,“雾小脑”成为重要战略布局。新推出“Fii Cloud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进一步完善。公司加快智能制造的转型,构建“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产品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工业富联的智能化转型之路必将越走越快。


4、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18-20年收入为4101、4502、514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3.55、199.09、233.07亿元,对应估值为18.5、16.1、13.8倍被低估。在工业互联网及5G大基建助力下,凭借其规模优势,工业富联将进一步巩固其霸主地位,给予“推荐”评级。


5、风险提示:工业互联网政策执行不如预期,下游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1    有别于市场的观点


市场易将工业富联等同于富士康,认为其是苹果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代工厂商,而工业富联主要业务是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等,消费电子业务占比较少,公司各项业务均取得快速增长。随着5G基建大周期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下游旺盛的需求将持续拉动公司网络通信设备业务和云服务设备继续成长。


“雾小脑”+“Fii Cloud云”,智能制造转型再迈一大步。工业富联不再仅仅是一家代工企业,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持续投入及所取得成就,已经逐渐转型为一家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商。工业富联在智能制造转型方面已取得领先优势,2018年共计揽得十余项工业互联网奖项,奠定了其工业互联网行业标杆的地位。 近期发布“雾小脑”和“Fii Cloud云”,将进一步完善工业富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加快智能制造转型步伐。 


营收净利快速增长,毛利保持稳定,ROE高于可比公司,财务质量稳健。工业富联是全球精密制造的航母,凭借着丰富且长期稳定的客户资源、无与伦比的规模优势、深厚的技术工艺储备、领先的研发实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产业链上下游议价能力、产业配套优势,构建了强大的护城河,是行业绝对的龙头企业。公司2017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都实现快速增长,ROE为30.09%远高于可比公司。17年年报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现金与营业收入比值为91%,现金流状况良好。公司在手现金562亿充裕,可以支撑公司长期发展。


2    下游需求拉动+智能化转型,EMS行业未来可期


市场空间巨大,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4.03%。2017年全球EMS市场规模达到了47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2010年到201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6%。随着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兴细分市场的不断涌现,未来几年EMS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IDC预计2021年全球EMS市场规模将达到5510亿美元,2017年到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3%。


2.1    EMS行业集中度高,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1.1    EMS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正向产品设计、开发等业务扩展


EMS的产生是全球工业制造产业链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在全球电子通信产品行业走向垂直化整合和水平分工双重趋势的过程中,品牌 商逐渐把设计、营销和品牌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外包制造部分。由此,本行业应运而生并成为国际工业制造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作为智能制造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EMS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为电子品牌商提供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生产制造相关的综合服务。目前,国际领先EMS企业逐渐涉入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开发等多项除品牌销售以外的服务。



2.1.2    EMS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未来将进一步增长


市场空间巨大,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4.03%。2017年全球EMS市场规模达到了47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2010年到201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6%。随着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兴细分市场的不断涌现,未来几年EMS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IDC预计2021年全球EMS市场规模将达到5510亿美元,2017年到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3%。



2.1.3    EMS行业竞争格局稳定,集中度高


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行业集中度高,强者愈强。2017年全球前10的EMS厂商EMS收入占整个市场的57.3%,而这10家EMS厂商EMS收入在2016年占整个市场的56.5%,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龙头鸿海精密的市场占有率从2016年的31.81%提高到了2017年的32.93%,强者愈强。排名第二的和硕联合2017年市场占有率为8.35%,2016年市场占有率为8.46%,与鸿海精密有着较大的差距,EMS行业格局较为稳定。



2.1.4     全球前五大EMS厂商毛利率逐年下降


行业竞争激烈,龙头企业毛利率不断下降。2017年全球前五大EMS厂商中,毛利率最高的为美国捷普7.72%,最低为中国台湾的纬创资通3.78%。自2015年开始,全球前五大EMS厂商的毛利率开始下降,从已披露的2018Q3财报来看,全球前三大EMS厂商的毛利率进一步下降。



2.2    EMS行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向智能制造转型


2.2.1    EMS行业处在制造业微笑曲线中部,附加值较低


相比于产品研发、核心零部件生产、模块部件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EMS在电子制造产业链中属于附加值最低的环节。以消费电子制造为例,产业发动机是下游的美国苹果公司,其作为全球消费电子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国内制造业的心。消费电子产业利润分布是一个典型的微笑曲线,苹果攫取了整个手机行业90%以上的利润,而位于产业链中游的模组加工、芯片封测、组装等EMS业务是附加值和毛利较低的区域。




2.2.2    EMS行业未来空间巨大,“渗透率”逐渐提高,智能化转型加快


近十多年,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民购买力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大范围、大规模的投资不断在进行。尽管技术在不断升级,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电子制造总体而言依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严重依赖劳动力资源。近几十年来电子制造工厂从美国欧洲转移到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近些年再转移到中国大陆。中国凭借改革开放的政府优惠政策,并坐拥全球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完整的加工制造产业集群。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过了最大规模投资的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已转移到中国大陆。


受下游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的拉动,未来几年EMS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EMS的市场需求来源于下游的电子产品市场,近年来,随着下游的消费电子、网络通讯、汽车电子等电子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EMS呈现整体市场规模逐渐上升的趋势,2010年到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6%,预计未来几年下游电子产品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同时也将继续驱动EMS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根据IDC的预测,2021年EMS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4704亿美元增加至55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03%。


品牌商与EMS厂商深入协作,EMS“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品牌商为了将更多资源集中在品牌、营销、销售等环节,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将会将更多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同时,为了更多地切入到高端品牌商的供应链中,EMS厂商将会不断扩充产品领域,逐渐进入产品设计、开发等环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品牌商与EMS厂商的合作将会进一步深入,随着更多的供应链环节的外包,EMS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借助工业互联网,向智能制造转型。工业企业面临着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业绩下滑等多重挑战,未来规模扩张的空间逐步缩小。当前的经济大环境要求工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充分利用创新驱动生产,转变增长模式,通过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先进理念和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接不断升级的需求。


3    全球精密制造龙头,工业富联强者恒强


3.1    工业富联的股权结构复杂,国内外控股子公司众多


工业富联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上市的代称。工业富联前身为2015年3月于深圳注册成立的主营多功能工业机器人、周边自动化治具、机械加工零配件的开发、生产、批发、进出口及相关配套业务的福匠科技。2017年7月经福匠科技全体股东大会决议,以整体变更的方式共同发起设立了富士康股份。


工业富联为鸿海精密间接持有94.2%股份的子公司。工业富联由中坚公司直接持股41.1%,中坚公司通过富泰华以及鸿富锦合计间接持有工业富联28%的股份,中坚公司合计持有工业富联69.15%股份,为工业富联的控股股东。中坚公司为鸿海精密全资控股子公司,因为鸿海精密不存在实际控制人,所以工业富联不存在实际控制人。


工业富联股权结构复杂,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众多。工业富联为控股型公司,主营业务主要由下属子公司负责具体经营,公司主要负责对相关全资及控股子公司的投资和管理。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境内控股31家子公司、境外控股29家子公司。



3.2    收入快速增长,毛利率保持稳定


公司主要产品涵盖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宽带和无线网络、多媒体服务运营商的基础建设、电信运营商的基础建设、互联网增值服务商所需终端产品、企业网络及数据中心的基础建设以及精密零组件的自动化智能制造等。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45.44亿元,同比2016年的2727.13亿元增长了30.01%,远高于可比公司10.43%的增长率,2015年到201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同样高于可比公司7.1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1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8.68亿元,同比2016年的143.66亿元增长了10.5%,略低于可比公司11.7% 的增长率,主要原因是2017年毛利率略有下降,同时主要客户推出新产品,公司发展并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导致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上升,加之汇率波动导致财务费用的上升。2015到2017年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6%,略高于可比公司3.59%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公司2017年毛利率为10.5%,略低于2016年的10.65%,近三年毛利率均能保持在10%以上,与可比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基本相同。2017年公司净利率为5.26%,略低于2016年的5.28%,近三年净利率均能保持在5%左右。公司近三年盈利较为稳定,主要原因是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稳定发展,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公司市场地位稳固,同时公司与客户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订单规模较大、销售和采购价格相对稳定。



3.3    市场需求增加拉动三大块业务快速增长,持续受益5G大基建


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为3545.44亿元,其构成为通信网络设备2145.01亿元,占60.5%;云服务设备1203.94亿元,占33.96%;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9.66亿元,占0.27%;其他主营业务172.22亿元,占4.86%;其他业务14.61,占0.41%。


通信网络设备将持续受益5G大基建浪潮。由于2017年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的主要客户新产品市场反响较好,且公司负责为该新产品生产、加工更多种类的核心组件,促进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的销量从5.14亿个增加到5.67亿个,平均单价从111.35元提高到187.36元 ,销量和价格的上升直接促进了2017年营业收入的增长,这一业务所带来的490亿元的增量占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增量818.31亿元的59.88%。展望未来,公司通信网络设备业务将持续受益5G大基建带来的建设浪潮。


云服务设备是公司的第二大业务,主要产品为服务器、存储设备和云服务设备高精密机构件等。由于2017年下游云服务设备市场需求旺盛,导致服务器量价齐升,其中销量增长5.05%,平均单价增长8.25%,使得公司云服务设备业务收入从2016年的1028.37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203.94亿元,增长了17.07%。



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很小,其产品主要包括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2017年精密工具主要客户订单量大幅增加,使得这块业务收入从2016年的6.5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9.66亿元,增长了48.4%。


除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外,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各项业务毛利率近三年基本保持稳定。通信网络设备由于下游电子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客户对产品性能要求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使得毛利率也相对较高,2017年由于主要客户对产品的技术工艺要求提升,使得通信网络设备精密机构件产品毛利率下降8.4%,从而使得通信网络设备毛利率由2016年的15.9%下降到2017年的13.7%。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第二的云服务设备2017年毛利率为4.7%,相比2016年的4.6%略有上升,但这项业务的毛利依然不高,同时拉低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由于是高端定制产品,因此毛利率较高,2017年达到了49.2%,较2016年的47.6%有所增长,但由于这块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比较小,因此对公司整体毛利率的贡献较小。


3.3.1    网络通信设备是工业富联第一大业务,市占率位居龙头


通信网络设备主要产品为网络设备、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和电信设备等,是公司最主要的业务。


1)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是连接到网络中的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公司的网络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路由器、无线设备、网络服务器、机顶盒及智能家庭网关等。网络交换机主要用于信号转发,使信号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路由器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一种互联设备,可以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无线设备包括无线接入点、无线控制器,主要用于无线终端在无线覆盖下连接网络,使无线终端设备能够利用无线电以无线的方式在网络上传送资料。网络设备产品的下游客户包括通信及互联网设备和解决方案的品牌服务商,如Cisco、ARRIS等。终端应用客户包括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有线电视运营商、企业及政府单位、个人用户等。


2)电信设备


电信设备是通过线缆或电磁波信号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分为有线电信设备和无线电信设备。工业富联生产的电信设备产品包括行动基站、光传输设备等。电信设备产品的终端应用市场包括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有线电视运营商等。行动基站包括基站收发基站、基地台控制器,用于移动电话使用的蜂巢式网络,使移动电话能够实现双向无线通信。光传输设备能够将各种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光纤上进行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较远,信号不易丢失,波形不易失真等特点。


3)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


工业富联的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包括智能手机高精密金属机构件、智能手机高精密高分子聚合物机构件及网络电信设备高精密机构件等。智能手机高精密金属机构件、智能手机高精密高分子聚合物机构件是智能手机的主要零组件,主要销售予智能手机品牌商,用于智能手机设备的组装;网络电信设备高精密机构件是通信网络设备的主要零组件,主要销售予通信及互联网设备和解决方案的品牌服务商、网络设备和电信设备的制造服务商,用于通信网络设备的组装。


4)网络通信设备市场空间及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IDC数据库统计,2016年全球网络设备制造市场产值约为279亿美元,工业富联营业额占全球产值超过30%,预计到2021年全球网络设备制造市场产值将达到145亿美元,2017年到2021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9%;2016年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市场产值约为122亿美元,工业富联营业额占全球产值超过20%,预计到2021年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市场产值将达到345亿美元,2017年到2021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4%。工业富联在所处的业务领域中,市场占比居于领先地位。


2015年,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中,伟创力以25%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鸿海精密以24%市占率位列第二,新美亚和捷普分别以14%、10%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四位。前四大厂商市场占有率的总和占整体市场的比重超过70%。2015年,在全球网络设备市场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为鸿海精密,比重为49%,第二及第三名分别为伟创力和捷普。报告期内,公司通信网络类产品的主要客户为全球知名通信网络设备品牌商。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伟创力、捷普、新美亚、天宏、可成科技、比亚迪电子、环旭电子、卓翼科技、欧菲科技、共进科技、长盈精密等。


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中的智能手机高精密机构件是智能手机的主要零组件之一,用于智能手机的组装。因此,智能手机高精密机构件产品的市场情况与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根据IDC的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4.05亿台,较2017年的14.7亿台下降了4.14%,预计到2022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6.79亿台,2018年到201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6%,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将进一步带动工业富联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收入的增长。



3.3.2    信息技术行业转型升级,给云服务设备业务带来新机遇


云服务设备是公司的第二大业务,主要产品为服务器、存储设备和云服务设备高精密机构件等,最终应用于企业及政府单位、互联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服务器是提供计算机服务的设备,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具备承担服务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数据中心设备将服务器、储存系统、电力电气系统、制冷系统、监控管理系统等进行集成,具有可靠性高、快速部署、低成本、低能耗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工业4.0、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工业富联生产的服务器产品包括超级计算机等高效运算设备。储存设备是将信息数字化以后利用电、磁或光学等方式的媒体加以储存的硬件设备。云服务设备高精密机构件为服务器、储存器、机柜机箱机构件及相关零配件,主要包括主板、风扇、电源供应器的珀金机箱,及铂金面板、托盘、塑料边框、滑轨、硬盘盒、绝缘片、导光片、压铸件、五金件等。



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增长迅速,预计将在信息技术行业的转型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同行业间数据交流量的增加,刺激了虚拟网络云储存的发展和对商业信息、综合解决方案的需求,全球企业快速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云平台。2020年,预计全球云计算数据流量比重将占整体网络数据流量的92%。2015年云端数据流量为3.9ZB(Zettabyte,泽字节),预计到2020年达到14.1ZB,约增长3.7倍。


2016年全球服务器及储存设备制造市场总收入约为353亿美元,预计2017年达370亿美元,2021年实现431亿美元收入,2017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9%。服务器和储存设备行业已成熟,未来将缓慢增长。


随着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企业的兴起,中国在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中的市场地位仅次于北美。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扶持云计算产业链,推动云计算产品国产化,鼓励采用国产品牌产品,带动华为、浪潮、曙光、联想等品牌崛起。目前公司云服务设备类产品的主要客户包括Amazon、Dell、HPE等。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广达、纬颖科技等。



3.3.3    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发展迅速,高端市场仍由国外企业占据


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是公司的第三块业务,其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很小,其产品主要包括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精密工具产品主要包括金刚石工具、钨钢工具和微细丝锥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模具等领域中的各类精密零部件的精密制造。精密工具的主要外部客户群体为从事精密制造的企业。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功能的机器装置。工业富联生产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执行重复度较高或危险度较高的工作,从而大量节省人力支出、提升制程弹性、缩短作业时间。工业富联的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富联自身和外部客户,是工业富联和外部客户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的重要保证。



2016年全球金属切割工具行业市场规模为360.4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将增长至545.6亿美元,2016年至2021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8.65%。其中欧洲、北美地区增长稳定,亚洲市场增长较快,市场潜力较大。全球精密工具行业的主要参与企业包括瑞典山特维克集团的可乐满、肯纳金属集团和伊斯卡公司等。国内的主要厂商包括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璐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国宏工具系统(无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成量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等。近年来国内精密工具行业已实现较快发展,但国内精密工具企业的产品定位相对低端,高端市场目前主要由进口产品占据。


预计2017-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均销量为1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比例预计从2015年的27%提升至2019年的39%。工业富联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掌握了工业机器人设计及其专用交流伺服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关节精密传动技术、核心控制算法等,以及在上述技术基础上建立的提供多种定制化行业专用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具备独特的技术竞争优势。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基础较为薄弱,高端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3.4    工业富联的业务模式能满足客户不用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


电子制造行业经过几十年产业分工协作,基本形成品牌商在欧美、组装厂商在台湾、模组厂商在大陆、元器件厂商在韩日欧美的格局。零部件由大陆厂商生产,交给台湾厂商进行组装,最终由台湾厂商给品牌厂商直接交货。



3.4.1    采购模式分为Buy and Sell以及直接采购


工业富联作为典型的组装厂商,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采购模式可以分为Buy and Sell以及直接采购。Buy and Sell模式指客户向原材料供应商购买原材料后,再将原材料专卖给工业富联,由原材料供应商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直接将原材料配送至工业富联的采购模式,有利于工业富联与品牌商形成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直接采购分客户指定供应商采购和工业富联自主向供应商采购。


3.4.2    生产模式能满足客户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交货需求


工业富联的客户主要为全球知名的电子设备品牌厂商。品牌厂商遴选合格的供应商的认证程序严格复杂且历时较长。工业富联凭借多年积累,已成功成为众多国际领先品牌商的合格供应商。工业富联的生产模式为,各事业处的企划生管部门结合客户的需求计划、自身的实际产能、产品的生产流程耗时以及产品潜在的销量波动等因素制定排产计划,各事业处生产制造部门根据企划生管部门制定的排产计划组织生产制造,制造完成后将产成品运抵仓库或直接发货。工业富联拥有覆盖全球的供应链管理及制造能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统筹及协同生产,通过最有效的生产方式,满足客户在全球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交货需求。


3.4.3    两种销售模式能为客户提供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物流交货的全方位服务


工业富联采用直接销售的模式,为客户提供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物流交货的全方位服务。工业富联依据客户和产品类别,设立专门负责团队,与全球知名的电子设备品牌厂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直接洽谈销售业务。具体而言,工业富联的销售模式可以分为接单主体自产自销和接单主体委托其他法人生产后销售两种。接单法人自产自销是指工业富联各事业处的专门负责团队与客户直接洽谈合同后,安排销售接单法人与客户签订订单,该法人自行生产并直接销售给客户,产成品将根据订单要求发货至客户或客户指定的其他客户。接单法人委托其他法人生产后直接销售指的是发行人各事业处的专门负责团队与客户直接洽谈合同后,由销售接单法人与客户签订订单,该法人再将订单下达至工业富联体内或体外的其他法人生产,待产品生产完成后,生产法人将产成品销售至接单法人,由接单法人直接销售给客户或客户指定的其他客户。产成品将根据订单要求由生产主体发货至订单约定地点。



3.5    工业富联产销保持平衡,产能利用率高


工业富联各产品近几年产能利用率均保持在85%以上,产销率基本维持在100%的水平。随着固定设备投入和人员的增加,在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的产能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同时,受益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根据当年生产需求变化,灵活调配设备和人员,实现当年产能的合理分配,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各主要产品的产能受到当年订单规模和订单产品品种的影响。



3.6    客户集中度下降,工业富联对苹果等大客户的依赖度下降


工业富联的主要客户包括亚马逊、苹果、ARRIS、思科、戴尔、HPE、华为、联想、NetApp、诺基亚、NVIDIA等,皆为全球知名电子行业品牌公司,工业富联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稳定。2017年,全球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合计2587.45亿元,占当期营收的72.98%,客户集中度较高,但相比于2016年的78.63%,客户集中度有所下降,对大客户的依赖度有所下降。客户集中度较高源于主要客户均为全球电子设备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品牌商,且全球电子设备品牌商市场集中度较高,工业富联的主要客户在该市场领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3.7    工业富联处于行业中游,龙头集中度加大


3.7.1    工业富联处于电子制造业中游,产业链大部分利润被品牌商拿走


工业富联处于产业链中游位置,其上游为镜头、铝薄膜、玻璃基板、晶圆、裸芯片、发光材料等原材料供应商,如博通、戴尔、华为、高通、Intel、HPE、Seagate、Western Digital等;下游为各电子产品品牌商,如亚马逊、苹果、ARRIS、思科、戴尔、HPE、华为、联想、NetApp、诺基亚、NVIDIA等。


相比于上游的产品研发、核心零部件生产、模块部件生产,下游的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工业富联处在产业链产品附加值及毛利率均较低的环节。以最大的客户苹果为例,其专注于产品的研发与销售环节,攫取了整个产业链90%以上的利润,而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的电子智能制造环节外包给工业富联。



3.7.2    工业富联市场占有率提高,行业进一步集中


2017年全球EMS市场规模达到了4704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了10.68%。整个EMS市场较为稳定,集中度较高,且强者恒强,预计未来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2017年全球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为工业富联的控股公司的母公司鸿海精密、华硕、伟创力、捷普和纬创资通,这五家公司2017年EMS收入占整个行业的52.3%,这五家公司在2016年时所占的比例为51.46%,可见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其中,鸿海精密2017年占整个行业的32.9%,远远大于第二名和硕的8.3%,处于绝对的龙头地位,预计这一差距未来将进一步扩大。



根据MMI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EMS市场排名前50的厂商中,前10大厂商2017年EMS收入增长率为12%左右,而后40家厂商2017年EMS收入增长率不到6%,由此可见,EMS行业市场集中度在进一步提高。2017年全球EMS前50大厂商的增长率为11.4%,除掉鸿海之外的49家厂商增长率8.3%,除掉鸿海以及和硕之外的48家厂商增长率为8.0%,可见鸿海和和硕对整个行业增长的贡献巨大,行业龙头强者愈强。



3.8    客户资源、规模效应、技术储备、智能化设备,构建工业富联核心竞争力


经过四十多年的锤炼,相比竞争对手,工业富联在电子智能制造行业的竞争力是全方位的。以至于中国模组厂商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工业富联的影响。工业富联可以说是国内电子制造业的黄埔军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是工业富联在内地的第一批工人,在线装事业部工作近10年,做到了大陆员工的最高职位。1997年离开工业富联自主创业,成立了立讯精密。立讯精密良好地传承了工业富联专注、踏实的精神,在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领域深耕细作,经过15年的高速发展,俨然成为了国内消费电子模组厂商的佼佼者。


我们认为,工业富联的核心竞争力在于,1)与现有大量客户资源长期深入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2)规模效应下的产业及供应链优势;3)深厚的技术工艺储备与领先的研发实力;4)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


4    借工业互联网之风,精密制造龙头转型腾飞


4.1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其本质是以机械、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施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工业互联网的两大内涵:网络基础设施与新兴业态应用。工业互联网构建了一个新兴的网络基础,未来,TSN、NB-IOT、工业 Pon、MulteFire、5G URLLC的5G、NBLT、TSM、SDM等技术逐步落地,用于构建未来产业智能化的基础。此外,工业互联网构成了新兴业态与应用。未来,随着平台实现运营优化、资源协同与模式创新,工业互联网将会提供多种新兴的业态和应用,包括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


工业互联网的实质:工业数据+模型=服务。在工业实践中,工业互联网把来自于机器设备、业务系统、产品模型、生产过程以及运行环境中大量数据集成后汇聚在工业PaaS平台上,并将技术、知识、经验和方法以数字化模型的形式沉淀到平台上,只需通过调用各种数字化模型与不同数据进行组合、分析、挖掘、展现,即可快速、高效、灵活的开发出各类工业APP,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协同研发设计、生产设备优化、产品质量检测、企业运营决策、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多种多样的服务。



4.2    左手工业AI,右手“雾小脑”


世界经济论坛宣布工业富联“柔性装配作业智能工厂”入选“制造业灯塔工厂”新成员,成为中国五家、全球十六家工业4.0未来智慧工厂之一。

对于富士康而言,直击工业大数据的来源、关联关系、意义三大痛点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集团内有6万台工业机械,有一千数百条SMT生产线。传感器可能将近十万以上,未来最少还要再添加100万传感器的应用。而核心层技术即雾小脑跟工业云,以及正在创造的成千上万的工业APP。



从产品层面分析,工业富联首度对外发布雾小脑概念,为传统制造业发展打开新的想象空间。雾小脑模式及潜在价值: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小脑要平衡学习跟动作。雾小脑是以人类后脑为模型,直接与天然传感器即五官连在一起。雾小脑技术中枢是一个智慧控制体系,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以传感器为测量基础,以参数为测量依据,相对一般控制器,其水平更高、稳定性更强、精准性更强、响应速度更快,实现降本、减存、提质、增效。


举例说明,做SMT(表面组装技术)等微型零部件的贴面清洗周期大概为6万次,极易出现失误,而富士康的雾小脑技术利用软件的整合分析,以传感器为五官灵敏收集各方数据,在数据建立模型之后,真正做到实时预测和监控,全程精准把控生产流程,成本节省了超过60%。


4.3    “Fii Cloud云”完善了工业富联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为构建“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提供助力


4.3.1    传统工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美德等发达国家已走在前列


工业互联网助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掀起了“再工业化”的浪潮,但随着国家间专业分工,美德等国家振兴传统制造业变的十分困难,而工业互联网的运用将为这些国家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提供了基础。基于此,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德国的工业4.0计划应运而生,其共同目标均为重振制造业,只是在战略部署上各有侧重点。其中,美国通用电气的Predix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德国西门子的MindSphere系统便成为这次制造业回归的缩影。


在美国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下,GE推出Predix平台,制造业生产率有望增长。美国通用电气在2015年已经发布了全球第一款专属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云服务平台Predix,Predix云服务平台核心功能包括安全监控、工业数据管理、工业数据分析,以及云技术应用等,针对工业应用的独有要求进行了调优,这些要求包括需要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处理各种数据,目标包括提高效率、预测故障以及优化物流。Predix平台方便企业分析大数据、远程监控机器,并为机器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这将会极大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2011年,GE在硅谷设立软件中心,正式开放Predix平台,截止2017年,Predix平台已经累计汇聚了全球5万名开发者,160万工业APP,并产生了60亿数字业务营业额。


西门子推出MindSphere系统,联通产业的上下环节,提供优质的数据服务,为德国“工业4.0”打下坚实基础。2016年4月,西门子正式发布基于云的开放式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MindSphere。MindSphere向下提供数据采集API,即插即用的数据接入网关MindConnect,支持开放式通讯标准OPC UA,支持西门子和第三方设备的数据连接;向上提供开发API,方便合作伙伴和用户开发应用程序。MindSphere是云计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属于平台即服务PaaS。它向下连接现场设备,向上提供多种多样的应用程序MindApp,现已推出约50种MindAPP,依托其独树一帜的开源性和兼容性以及优越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能够帮助不同行业、各种规模的企业快速地收集和分析工业现场的海量数据,提供优质的数据服务。



4.3.2    我国政策大力扶持,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百舸争流


中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自2016年起劳动力人口出现负增长,制造业面临转型。2016年中国制造业年人均工资为8952美元,较2016年上涨了将近4倍,同时中国劳动力人口自2016年起出现了负增长,且负增长的速度逐年加快,2016年中国劳动力人口增长率为-0.003%,2018年该数字扩大到了-0.32%。可见,中国人口红利不在,低成本劳动力成为稀缺资源,依靠简单成本要素堆积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转型的需求不断加大,这就要求大幅提升创新能力,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重塑经济增长新动力,而智能制造是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



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智能制造大势所趋。工业企业面临着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业绩下滑等多重挑战,未来规模扩张的空间逐步缩小。当前的经济大环境要求工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充分利用创新驱动生产,转变增长模式,通过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先进理念和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接不断升级的需求。消费上,加快向制造业向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转型,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支撑消费结构升级。投资上,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成为投资新热点。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的引入,可显著提升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企业需要通过更新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提升产品品质、增强盈利能力的目标,提高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例如,工业富联通过更换部分老旧生产设备,在设计、分析制造、样品检测、生产等步骤中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自动化生产,从而缩短从接单到出货的时间,大量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和时间;通过高效运算、及时反馈智能设备,协同运用微型化通信装置和智能检测,达到生产系统的自我诊断、调整及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学习,提前警示,避免潜在不良品的产出。


国家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利好政策不断出台。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工业互联网的扶持政策,例如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该行动纲领面向十个重点领域,建设五大工程,其中包括智能制造。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提出“三步走”战略,顶层设计逐步清晰。2018年以来,国务院、工信部等政府部门连续出台扶持政策, 2月下旬,工信部发布《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关于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的通知》,工业互联网政策再加码。这些政策的不断出台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度重视,对产业未来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空间巨大,且呈加速增长态势。2017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了4676.99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率13.5%,预计未来三年市场空间将达到5317.74亿元、6062.22亿元、6929.12亿元,对应增长率为13.7%、14.0%、14.3%,工业互联网市场未来将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



国内工业互联网企业百舸争流,共同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物联网与工业云平台结合的产物,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涌现,中国企业从自身优势出发,形成工业互联网发展四大路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出,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实践中,装备和自动化企业、领先制造企业、工业软件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的主力军。工业富联是制造企业向工业互联网平台转型的典型企业。随着2018年工业互联网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工业富联有望享受到政策倾斜,其38天IPO过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4.3.3    工业富联推出“Fii Cloud云”,助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布局多年,工业富联致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Fii Cloud云”的推出将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过去几年,工业富联一直致力转型为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平台。2015年,在第一届贵阳大数据博览会上,工业富联宣誓要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系”,此后两年有两个“制造云”项目实现落地。2017年,工业富联积极加入“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移动物联网产业联盟”、“个性化制定产业联盟”,并成为“两个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理事单位,参与工业互联网产业标准的制定动作。2019年1月26日,工业富联在深圳的生态策略合作伙伴专场研讨会上发布核心平台“Fii Cloud云”,将进一步完善工业富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



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减存、提高产品良率的目标。为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指导意见》,工业富联制定了“云、移、物、大、智、网+机器人”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并在此战略指导下,富士康科技集团成立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富联),推动工业富联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工业富联于2016年1月正式将工业互联网台应用到了自身的生产流程中,目前已经陆续在各制造基地引进,打造面向企业内部的智能工厂,通过智能设备产生的大数据数据分析、预测演算法等,实现系统维护优化、机器自主学习、智能决策等应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达到提质增效、降本减存、提高产品良率的目的,同时将有效提升集团内部的沟通效率,进一步改善供应链管理能力,从而巩固全球主要电子设备品牌厂商的核心供应商地位。2019年1月,工业富联推出核心平台“Fii Cloud云”,完善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将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例如,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产线上的终端传感器收集生产数据和设备数据,对制造设备及制造过程实现全面监控和瑕疵预测,结合产业专业理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导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实现了对生产设备的事实监控,从而优化了生产过程中的送料过程;通过智能参数修正反馈,实现了设备智能保养、防错良率预测等功能。适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后,工业富联实现了制造环节省电10%,明显减少设备维护及上料时间,弱化了自动在线测试环节,有效提高产品一次性良率。



工业富联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产品智造与工业互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积极转型为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通过整合创新研发、精密制造、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存储及应用等,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产品智造与工业互联网综合解决方案。


4.3.4    募集资金通过八大平台、五个层次持续发力工业互联网


工业富联IPO募资投资八大平台,加速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公司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将围绕“智能制造”,聚焦于八大平台项目,多层次构建“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八大平台项目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共计20个子项目,投资额高达272.53亿元。


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通过投资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工业富联将有能力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机器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生产管理虚拟化和可视化,发行人能够实现人员的科学安排,减少重复作业,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实现数据维护和筛选机制的自动化后,发行人能够优化配置现有资源,从而加大在创新开发上的投入,提升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能力将显著提升,有利于缩短决策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和灵活性。


智能制造方面,通过投资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将大幅提高产品开发效率与准确性,提质增效,提高产品良率,实现产品开发和生产的智能化,提高智能制造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力,加速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五个层次推动工业富联转型智能制造,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指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制程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基于此,工业富联将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分为实体层、边缘层、云网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五个层次构成,并为每一层制定相关发展战略,力争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工业互联网基础的“智能工厂”。



5    盈利预测与风险提示


我们预测公司18-20年收入为4101、4502、514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3.55、199.09、233.07亿元,对应估值为18.5、16.1、13.8倍被低估。在工业互联网及5G大基建助力下,凭借其规模优势,工业富联将进一步巩固其霸主地位,给予“推荐”评级。



我们选取A股与工业富联业务类似上市公司进行估值对比,可比公司18-20年平均估值为32、25、20倍,工业富联18-20年估值为18.5、16.1、13.8倍,工业富联估值显著低于可比公司估值。



风险提示:工业互联网政策执行不如预期,下游电子产品行业景气度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大客户前沿技术变革。



来源: 公众号 -- 全球物联网观察 作者:芯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