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半导体业内最大的热点,除了密集、火热的IPO潮之外,莫过于DDR4价格持续上拉在行业内掀起的波澜。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DDR4 16Gb(1Gx16)3200现货均价仅为3.95美元,至7月11日,该产品现货价已涨至15.913美元。集邦资讯数据显示,7月11日,DDR4 16Gb (2Gx8) 3200现货平均价为8.524美元,而规格更高的DDR5 16G (2Gx8) 4800/5600同日现货平均价为6.066美元。


“至少十年没看过现货价单日涨幅这么大。”对于DDR4的涨价态势,有业界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呼。另有电子分销商表示,“市场恐慌情绪蔓延,部分型号溢价超过 50%,现货一票难求。”


价格涨了一个多季度,DDR4的现货价还会持续向上吗?


图1.png

DDR4近期价格走势图 | 图源网络




DDR4 告别性价比













DDR,全称Double Data Rate 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是内存的一种,被广泛应用在PC、服务器、手机(采用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LPDDR)等产品当中。DDR4即第四代双倍数据速率SDRAM,其相关产品于2014年底陆续上市,至今量产已有十余年时间,是一款十分成熟的产品。


尽管产品标准制定于十多年前,不过当前DDR4的性能和容量能够满足市面上部分通用型服务器的需求,且多年规模化生产价格相对低廉。因此,在涨价之前,DDR4一度有“性价比之王”的美称。


但二季度以来持续的涨价潮,让DDR4告别性价比。


图2.jpg

即梦AI制图


导致DDR4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包括市场的恐慌情绪,中间商的囤货炒货行为,但总的来说,价格风暴的源头是全球几大存储巨头步调一致的业务战略转移。今年以来,三星、SK海力士、美光相继表态将压缩甚至停掉DDR4产线,将更多的资源投向DDR5和HBM内存生产。


如今DDR4价格在高位运行,几大存储巨头是否会根据市场变化去调整DDR4产线,增加产品在市场的供应?


只能说很难,巨头们的业务战略并不会为短期的市场变化而调整。CFM闪存市场分析师杨伊婷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表示,原厂陆续将1x/1ynm等旧制程DDR4产线切换至1a/1bnm等先进制程的DDR5,原厂已切换的DRAM产线不可逆


另外,三星和美光未来的DDR4产品仅会提供给汽车、工业等领域的长期合作客户,且供应量将大幅缩减。尽管三大巨头之外,还有一些存储企业能够向市场供应DDR4产品,但供应量有限,且产品可靠性与稳定性也有着不确定因素。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大存储巨头市占率合计超过95%,其他存储厂商产能能否填补三大巨头留下的市场空白也是未知数。


这也意味着,市场上能流通的DDR4产品将在未来几个月急剧减少,供不应求的情况仍难缓解。TrendForce发布的存储芯片市场观察指出,DDR4价格或将在第四季度触顶回落。另据财联社报道,部分二线OEM厂商反映,因供应商预期价格持续上扬,谈判空间有限,导致议价困难。




DDR5——当下和未来的最优解?













DDR5,顾名思义,第五代双倍数据速率SDRAM,该类型产品于2020年10月开始量产。在此前的市场推广当中,由于DDR4“老当益壮”,略为昂贵的DDR5的市场渗透率表现不及预期。


事实上,此前的DDR4尽管依旧能打,然而长远来看,并非良选。它在处理常规任务中表现出色,但面对极具挑战性的AI应用挑战时,DDR4的表现略显乏力。打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DDR4在当下,如同在2025年内存只有64G的智能手机,常规看剧、刷短视频、接听电话并无压力,但很难满足对内存空间有极大需求的社交软件、超级手游,动辄20M一张的高清照片也很难存下几张。


即便不考虑价格因素,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性能表现更强的DDR5更符合市场需要,其标准设定之初就是为了面向对存储性能更高的场景。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至各行各业,作为支撑硬件的存储芯片也在向AI时代演进。此前有存储巨头高管接受采访时称,“当前各类AI工作负载,从数据中心的AI训练,到边缘设备的实时数据处理与推理,系统效能的主要瓶颈集中体现在存储芯片的容量与带宽层面。这意味着,芯片的性能表现如何,在极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优化系统用的核心诉求


事实上,DDR5内存对数据中心的价值远超简单的迭代升级,其在性能、能效、可靠性和架构灵活性上带来了系统级变革,尤其能应对AI算力爆发带来的内存墙挑战。


在基础速率上,DDR5起始速率达4800MT/s,较DDR4提升85%以上,可支撑AI训练中PB级参数的实时交换。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意味着在相同时间内,DDR5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大幅提升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例如,当数据中心在处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数据密集型任务时,以及在处理大型文件、进行高分辨率视频编辑或运行复杂的游戏时,DDR5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将数据传输给CPU进行处理,减少等待时间。


DDR5采用了子通道架构,每个DIMM(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使用2个40位子通道(32位数据+8位ECC),而DDR4使用72位通道(64位数据+8位ECC)。这种设计使得DDR5在数据传输上更加高效,进一步提高了内存带宽,从而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而且,DDR5单条内存的最大容量可达48GB(消费级)或128GB(服务器级),远超DDR4(单条最大容量为32GB)。在CXL技术的协同下,DDR5模组所能实现的数据吞吐也是DDR4无法比拟的。以单支128GB容量、48GB/s频宽的DDR5模块为例,主机CPU至多一次可搭载8个内存模块,总共产生1TB容量及384GB/s宽带。这使得DDR5更适合需要大内存的应用场景,如AI训练和3D建模。


在功耗方面,DDR5的表现也更优,其工作电压降至1.1V,而DDR4为1.2V。低功耗的特征,也使得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服务器时,可以显著降低散热制冷方面的运营成本。


另外,相较于DDR4,DDR5具有片上ECC纠错码功能,可以在数据从DDR5器件输出之前,先在READ命令期间执行校正,有效防止数据损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对于数据中心等关键任务应用来说至关重要,能够避免因内存错误导致的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


图3.png

DDR4与DDR5性能差异 | 芯师爷制表


值得注意的是,DDR5的强大性能不止停留在账面,在实测当中也能看出其强悍的表现。


我们基于搭载海光新一代处理器的服务器,看看采用DDR4和DDR5时的不同表现。在相同容量之下,DDR5的数据传输速度是DDR4的2倍(DDR5-4800 vs DDR4-3200实测数据);在相同性能下,同容量DDR4需要4根内存,DDR5仅需要2根,以目前价格接近持平的情况来看DDR5更具成本优势


仅从性能方面看,将内存升级为DDR5是非常必要的。若再综合考虑其他因素,DDR5已是服务器和PC当下及未来的最优选。一方面,几大存储巨头不可能再在DDR4上投入很多资源,市场上的货源会越来越少,未来的技术服务和维护都将成为问题;另一方面,DDR4未来价格将会长时间在高位运行,以7月4日的市场数据作为参考,规格更高的DDR5 16G (2Gx8) 4800/5600的现货平均价也仅为6.095美元,不到DDR4 16G 3200的一半(15.9美元)。而大规模生产的DDR5则有望在下半年保持在一个平稳的区间或下降。


之前被市场嫌弃价格昂贵的DDR5与DDR4互换身份,已成为新的“性价比”之王


图4.png

DDR4与DDR5价格趋势 | 芯师爷制表




AI时代的新范式













如同DDR4取代DDR3一般,DDR5对于DDR4的替代是大势所趋。


随着AI、大数据的发展,服务器承担海量的数据处理工作,对实时处理和决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高速数据吞吐能力的服务器更加符合未来的需要。具备带宽和容量优势的DDR5,将帮助服务器应对来自AI的挑战,提升数据中心的服务能力和能效水平。


当大家在选择服务器时,若对服务器的性能、稳定性和未来可扩展性都有着一定要求时,最好能够选择支持DDR5的型号。而且,DDR5至今推出近5年时间,在部署生态方面已经足够成熟,无需担心替换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目前,亚马逊、微软等主流云计算厂商已开始大规模部署DDR5服务器。而国内,服务器厂商也做好平台与DDR5的适配工作,如中科可控推出的的一系列通用计算、智算、存储机型可全面支持DDR5,还有浪潮计算机、联想开天、新华三和中兴都有相关产品完全支持DDR5。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DDR5在性能、价格上都较DDR4有优势,根据需求选择能够适配DDR5的国产服务器平台,也能够帮助国内算力产业链不至于在国际技术竞争中落后一步。


长期而言,过度依赖DDR4可能导致技术代差扩大,错失DDR5、LPDDR5(低功耗双倍数据速率第五代内存)等高端市场话语权,陷入‘低端锁定’陷阱。”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


每一次产业技术迭代,都是后来者的超车弯道。一如4G向5G的转变那般,帮助我国通信产业抓住代际转换窗口期,提升在全球产业中的话语权。而AI所带来的以DDR、算力芯片为代表的迭代升级,也是这样一个个蕴含着产业机遇的过程。

来源: 芯师爷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