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完昂瑞微二轮问询回复的材料,有很多感触:


从创业者的角度,坚持创新产品开发十多年,面对市场与资本环境层叠起伏的变化,克服重重困难,所经历身心磨砺可想而知,将公司做到这个阶段,实属不易;


从管理者的角度,敢于离开舒适区、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差异化新产品,并最终做成公司新的增长曲线,需要极大的决心和极强的执行力,是极少的团队能做到的;


从供应商的角度,新产品能够持续获得顶尖品牌客户的支持,这种信任背后是长期的产品性能、成本、品质、供货保障,代表着公司研发、质量、供应链能力达到业内很高的水平,也是很难达到的成就


最大的感触还是,在射频前端这个相对落寞的细分领域,各家上市公司都以自己的方式,通过定制化、差异化方案守住自己的份额。


而与其他优秀的同行反内卷的方式不同,昂瑞微似乎开拓出了一条反内卷的新路径:在保持射频前端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开发射频前端以外的新产品线


公司招股书中重点披露的新产品线主要是射频SoC芯片,其中营收占比较大的主要是低功耗蓝牙SoC芯片
1.png
与经典蓝牙(4.0标准之前的版本)的需求逐年递减和低功耗双模蓝牙(音箱、TWS耳机等高带宽场景)的小幅增长不同,低功耗蓝牙(无线外设、智能家居等)是近年来蓝牙芯片的一个增量市场。
2.png
根据Report Prime研究报告,2024年低功耗蓝牙SoC芯片全球市场空间在27亿美金左右,预计未来年增长率在8.4%。
3.png
2024年8月到2025年7月低功耗蓝牙终端产品认证数量


在这个较大的增量市场中,Nordic的出货量和销售额占比遥遥领先,老牌模拟芯片巨头TI、Silicon Labs、Dialog等均有份额。


由于蓝牙标准迭代快、下游生态应用广泛,对芯片设计公司的研发快速迭代和下游客户支持要求都比较高,因此低功耗蓝牙SoC领域海外厂商份额稳定,整体国产化率并不高,国内虽然参与者众多,但只有泰凌微市场占比在全球排在前列,国产芯片公司还是有较好的发展机会


昂瑞微在这个细分领域相比其他公司又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低功耗蓝牙SoC控制的整个收发链路中,功耗要求最高的发射链路,可以复用公司的高性能PA与LNA,而且两类产品协同开发也可以实现更好的系统协作。


因此能看到,公司在决策投入这条新的产品线之前,一定是做足了功课,往这个方向开发产品好处很多:国产化市场空间较大、下游应用广泛、与自身现有技术和产品协同度高


这些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但为什么射频前端其他公司没有在这个新的赛道重点布局?


原因还是难度较大,研发、供应链、市场都有难度:


研发方面,射频SoC所需要的基带(Base band)、收发器(Tranceiver)、数模转换(ADC)、还有MCU、外设接口、协议栈等的系统集成,绝大部分都是传统射频前端芯片公司的技术盲区,很难形成对SoC技术的较深积累;


供应链方面,射频SoC所合作的晶圆厂(公司未披露,猜测是中芯国际)也与射频前端业务主要采用的GaAs晶圆厂不同,需要协调新的供应商、快速适应新的工艺产线(还率先使用了40nm超低功耗工艺平台)并实现量产稳定性;


市场方面,射频SoC主要向智能家居、玩具、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场景推广,需要在传统射频前端大客户以外,向下游多个领域开拓方案商与头部品牌客户资源。


在各方面难度都较高的情况下,公司还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以很强的决心和执行力,将产品、供应链打磨成熟,并开拓了智能定位、工业类、车载类等差异化市场,实现了毛利率与营收的持续增长,应该说射频SoC这条新业务线的开拓是非常成功的


在公司二次问询的回复函中,还看到了一些模拟芯片产品线的开拓,都是类似的思路:基于一定的现有核心技术,开拓产品与客户协同度高、市场机会好的新产品线


比如APT BUCKAverage Power Tracking, 平均功耗跟踪芯片,是用于动态调整输入PA的电压以实现最优电源效率的功率调整。


这类芯片能大幅提升电源管理效率、降低功耗,广泛应用在中高端4G与5G手机、模块等通讯终端中,在5G手机中通常都被高通、联发科等手机SoC芯片厂商打包绑定销售,而昂瑞微开发APT芯片更能根据自身PA特性实现更优的动态管理,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公司还开拓了DC/DC芯片、电池计量芯片等模拟芯片,分别是接近或超过20亿美金的大市场。


这些模拟芯片了领域播下的新产品的种子,未来也许也会像射频SoC产品线一样开花结果。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芯片,甚至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低端、低价、劣质的代名词。


近年来中国芯片在多个领域都已经走出国门、走向高端,即便是相对内卷的射频前端领域,头部公司也都在坚持创新、坚持拓圈


卓胜微不甘于做接收端芯片绝对龙头,从接收拓展到发射,从分立拓展到模组,甚至从Fabless拓展到IDM;唯捷创芯也从发射端向接收端拓展,并且在L-PAMiD模组中做出了最多的定制化方案;慧智微坚持高性能NSA Phase8模组开发,也取得了领先的突破;昂瑞微提供了新的拓圈思路,向射频链路的中心SoC拓展、向电源管理等模拟芯片拓展。


这些优秀的公司,正在用自己的表现向世界宣告,当下的中国芯片,不是只有融资、无底线杀价格、冲收入、再融资的资本表演,还有众多优秀的公司,在中国品牌的支持下,以强大的执行力,坚持创新、快速迭代,为终端用户持续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


国内优秀芯片公司之间的长期良性竞争,带来的是国内芯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未来,中国芯片和中国品牌必将从优秀走向卓越,倍感压力的可能是那些至今仍在全球射频前端、射频SoC领域占有较大份额的海外芯片巨头,以及他们下游的海外品牌。


在码字的过程中,滞后地看到了上交所发布的昂瑞微科创板IPO上会审议的公告。


如果顺利过会,将是国内射频芯片领域又一家极有特色的上市公司,也是又一个坚持创新、勇于拓圈的芯片行业标杆案例。
来源: 芯师爷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