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7 月,宜家确认其首批支持 Matter over Thread 或 Matter over Wi-Fi 技术的设备预计将于 2026 年 1 月前在全球范围内上市。在今年初,石头科技也宣布石头扫地机器人已支持 Matter 协议,用户可以升级产品最新固件来体验。

这些消息的背后,实则预示着Matter协议正寻求一场变革——高举“统一”与“互联”旗帜席卷全球智能家居领域。而在这场深刻的行业变革中,作为底层技术的关键赋能者,芯科科技正凭借其前瞻性的“多协议”战略和深度的生态协同,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推动智能家居走向真正互联互通新时代的核“芯”力量。近日,芯科科技在深圳举办的“2025年Works With开发者大会”上,嘉宾们分享了不少关于Matter标准的进展。

图片1.png


Matter的破局之道


智能家居的初心,是构建一个无缝协同、理解用户需求的智慧空间。然而,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由于各大科技巨头和家电厂商各自为营,采用不同的连接协议,如Wi-Fi、Zigbee、Zigbee Mesh、蓝牙等,导致市场高度碎片化。消费者购买一个智能设备,首先需要确认它是否能兼容家中已有的生态系统,这种“选购前查兼容”“购买后操作频繁”的体验极大地挫伤了消费热情,也限制了行业的规模化发展。

“我们在过去十年中,对接了全球几乎所有主流的生态平台,这背后是巨大的开发和适配工作量。”松诺市场总监李楠在芯科科技Works With开发者大会上的分享,道出了众多设备厂商的辛酸。这种碎片化不仅困扰着厂商,更阻碍了创新。开发者需要将大量精力耗费在兼容性测试上,而非专注于产品功能与用户体验的打磨。

Matter标准的应运而生,正是为了终结这一混乱局面。它由连接标准联盟(CSA)主导,并得到了苹果、谷歌、亚马逊、三星等科技巨头的鼎力支持。

Matter 是一种由连接标准联盟推出的、基于IP的智能家居开放连接标准。Matter的核心价值在于“基于IP的互联互通”。它并不创造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构建在现有的、成熟的IP网络之上,如Wi-Fi、Thread,并运行于应用层。这意味着,任何经过Matter认证的设备,无论其品牌、无论其底层采用何种无线技术,都可以在同一个智能家居系统中被识别、控制和管理。

“Matter是什么?对用户而言,它就是‘it doesn‘t matter’。”2025年Works With开发者大会上移远通信副总经理孙延明在演讲中用一句巧妙的双关语点明了Matter的精髓——“无需在意”。用户不再需要关心设备用的是哪种协议,属于哪个生态,只要看到Matter标识,就可以放心购买,实现开箱即用的无缝体验。


芯科科技的多协议基石:为何是“天生赢家”?


然而,一个统一的应用层标准,离不开底层芯片技术的强力支撑。Matter的理想是“一次开发,处处可用”,但这对于芯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它必须能够灵活地支持Matter所依赖的多种底层网络协议。这正是芯科科技的核心优势所在。

1.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多协议SoC”

芯科科技并非Matter时代的“新玩家”,而是早在Matter诞生之前,就已在其前身技术的研发中深耕多年。芯科科技亚太及日本地区业务副总裁王禄铭在媒体采访中透露:“在Matter之前,我们已经在网状网络领域耕耘很深,比如我们有Zigbee Mesh网络的完整软硬件解决方案。”

芯科科技中国区总经理王禄铭.jpg

芯科科技亚太及日本地区业务副总裁王禄铭

这段历史至关重要。当谷歌希望将IP协议融入一个省电可靠的Mesh网络时,芯科科技成为了其早期合作伙伴,这段合作最终演变成了今天的Matter over Thread。也正因如此,芯科科技成为了半导体厂商中为Matter协议贡献代码最多的公司,占比接近23%

这种深厚积淀直接体现在其产品设计上。芯科科技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无线SoC平台,如xG24和SixG301系列,均采用了动态多协议设计。以支持Matter over Thread的MG24和SiMG301为例,它们不仅支持Thread,还同时支持Zigbee和低功耗蓝牙。

“我们的产品都叫xG,为什么叫xG?你如果看下面的小符号,就是同时还支持15.4的我们就叫MG,如果支持蓝牙和蓝牙Mesh,我们就叫BG,所以我们把这些都叫xG。”芯科科技中国区总经理周巍解释道,“在一个系列中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管脚对管脚兼容的……您现在用SiMG301在做Matter over Thread,明天您有可能碰到一个客户说,我要做蓝牙Mesh,那么你都不用更换硬件,就用软件协议栈OTA升级,SiMG301通过OTA就变SiBG301。”

这种与生俱来的多协议灵活性和硬件一致性,使得客户在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时,能够游刃有余,大幅降低了开发风险和库存成本。

2.安全性与可靠性:互联互通的“信任基石”

互联互通意味着设备之间的接触面大大增加,任何一个节点的安全漏洞都可能成为整个家庭网络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安全是Matter大规模落地的前提。芯科科技在这一领域再次展现了其领导力。

芯科科技是全球首家获得PSA 4级认证的物联网芯片厂商,其第三代无线SoC平台SixG301率先达到了这一安全等级。PSA 4级认证意味着芯片能够有效抵御诸如激光故障注入、侧信道攻击、微探测和电压操纵等复杂的物理攻击。

“现在国内很多Matter厂商都想做产品出海,那就会面临信息安全法规问题。比如欧盟的RED,美国对安全性也有相应的要求,客户采用了我们获得PSA 4认证的产品,其产品基本上不会再面临合规方面的问题。”周巍在分享中强调。这对于志在出海的中国智能硬件企业而言,无疑提供了一颗“定心丸”。


生态协同与落地实践:从概念到规模化


再先进的技术,若无法在市场中落地生根,也仅是空中楼阁。芯科科技深知,推动Matter的成功,必须依靠强大的生态协同。

1. 赋能开发者,降低准入门槛

为了加速Matter产品的开发,芯科科技积极参与并推动了联盟的“兼容平台认证”。连接标准联盟中国区代表商瑞云在圆桌论坛上介绍:“10月份,联盟推出了Matter的兼容平台认证……未来我们的设备厂家如果是用了兼容平台认证过的芯片或者模块来进行开发的时候,它的测试就能大概节约到60%~70%。”芯科科技正是首批获得该认证的企业之一,这极大地缩短了客户产品的上市时间

此外,芯科科技与模组厂商如移远通信、解决方案商如酷宅科技和涂鸦智能紧密合作,提供从芯片、模组到软件、云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涂鸦智能联席董事长兼总裁陈燎罕在主题演讲中展示了其基于芯科科技平台打造的、符合Apple HomeKit要求的智能门锁方案,该方案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即将登陆北美市场。

2. 场景拓展:从智能家居到能源管理与“人车家”联动

Matter的影响力正超越传统的智能家居边界,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张。商瑞云在分享Matter最新进展时指出,Matter 1.4及后续版本极大地加强了对能源管理的支持,推出了针对太阳能板、电池墙、热泵、充电桩等设备的类型。“未来我们不管能源管理行业的企业,它就可以通过Matter这个互联互通的平台,能够触及到家里面各种各样用电的设备。”

Works With 2025.jpg

另一方面,“人车家”生态的融合已成为下一个行业焦点。松诺市场总监李楠透露,他们已与鸿蒙、比亚迪、蔚来等车企打通,使其智能家居产品可以在汽车座舱内进行控制和交互。“汽车是除了房子之外的第二个生活空间,”李楠表示,“我们做的事情其实一直就是在不断地拓展智能家居的边界。”

“未来,你的车驶入小区,车灯自动唤醒庭院灯,空调提前启动,门锁识别车牌自动开门——这不是概念,是芯科科技与客户正在量产的方案。”王禄铭描绘道。

在这一趋势下,芯科科技支持Sub-GHz远距离通信的SoC,如FG23/FG23L,与支持Thread/BLE的SoC形成互补,为实现从室内到庭院、再到车辆的连续智能体验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拼图。

更长远看,芯科科技已将“连接+AI+安全”写入下一代平台路线图。其正研发的Wi-Fi 7 SoC将支持Matter over Wi-Fi 7,集成RF Sensing技术,可通过无线信号感知人体存在,实现“无感交互”。


四、 挑战与未来:芯科科技的角色与中国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前景光明,但Matter的全面落地仍面临挑战。王禄铭坦言,不同生态厂商在推进互联互通的节奏上存在差异,这是当前最大的挑战之一。然而,他也看到了积极的信号,例如三星和谷歌已宣布相互支持,情况正在快速变化。

对于中国市场,周巍看到了独特的机遇与路径。“在国内,每一家服务商的边界都更明显”但他也指出,国内同样有厂商在考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或联盟,芯科科技也在积极参与商讨。

对于数以万计的中国智能硬件制造商而言,Matter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出海”机遇。通过遵循统一的Matter标准,他们可以更轻松地进入对互联互通要求极高的北美和欧洲市场。芯科科技则通过其领先的多协议芯片、顶级的安全认证和深度的本地支持,成为中国企业驶向全球市场的“技术方舟”和“合规护照”。


写在最后


Matter标准的逐步落地,标志着智能家居行业从“群雄割据”走向“开放联合”的关键转折点正在到来。在这一历史性进程中,芯科科技凭借其二十年积累的多协议技术底蕴、对安全性的不懈追求以及强大的生态构建能力,成功地将其企业发展定位与行业演进方向深度对齐。

它不再仅仅是一家芯片供应商,更是智能家居新秩序的构建者、赋能者和推动者。在深圳举办的这场Works With开发者大会上,芯科科技用一套“全协议栈+平台化”组合拳,向行业传递一个信号:Matter爆发前夜,比的不是谁喊得响,而是谁的地基打得深。

PSA 4级安全到Matter 1.4全支持,从BG22到SixG301,从芯片到云,芯科科技用20余年无线连接积累,筑起一条“隐形护城河”。正如芯科科技中国台湾区总经理宝陆格所言:“我们不是Matter的布道者,我们是Matter的筑路人。”

当标准终将落地,创新永无终点。对于芯科科技而言,Matter不是终点,而是其“Connected Intelligence”愿景的新起点——让每一台设备,都能安全、智能、无缝地连接世界,而这个世界,正是从一颗颗高度集成、多协议并存、安全的芯科科技“芯”开始。


来源: 芯师爷 作者:K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