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正成为改变全球竞争和博弈的焦点,我国也开启了数字经济的下半场。随着数字化转型向深水区迈进,商用终端的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展,从日常业务逐渐向数据处理、智能分析等复杂业务进行深化,“全场景”终端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基于高性价比,以及更适应本地市场需求等优势,国产电脑、工作站、服务器、云终端等终端产品在关键基础行业的使用比例将连年增长。据了解,在2022年国内运营商招标中,更新设备中约30-40%的设备来自国内企业。



近日,芯师爷在Suma“天阔”系列产品的发布现场也感受了一场全新的终端体验。其图像处理、智能分析、模拟仿真等应用的兼容性及流畅度着实令人惊叹。本文将通过解读国内新进整机品牌Suma的终端产品,分析其背后核心硬件的创新发展进程。

1.jpg

(Suma发布”天阔“系列终端)


“全场景”终端实力如何?


“Suma”即“安全Secure、易用Usable、全能Multiple、可靠Available”,是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可控”)的服务器、存储、工作站品牌。2020年9月,中科可控国产服务器智能制造产线的第一台设备下线,Suma品牌随之发布。


中科可控终端事业群总裁于新俊如此诠释了“Suma”

安全——提供芯片级根信任;安全可信的双体系结构;为客户深度定制安全方案;独立解决x86潜在安全漏洞。

易用——兼容20+款操作系统、10000+款上层应用软件、10000+款应用外设。

全能——性能强劲、支持多场景。

可靠——开发可靠、生产可靠、服务可靠。

此次发布的Suma“天阔”系列终端包含旗舰级工作站、轻量级工作站、云终端、桌面一体机等丰富产品,可实现从日常办公到3D制图、模拟仿真、工业制造、科学计算等领域的全场景覆盖。

其中,旗舰级工作站让人眼前一亮。中科可控终端事业群副总裁杨磊将此次旗舰级工作站的特点概况为:“强劲性能、高效专业、机塔互换、卓越散热”

2.jpg

(图源:Suma)


该产品搭载两颗海光3000系列高性能主频处理器,性能强劲;具备强大的扩展能力,支持高达6个PCle插槽,最高支持两块RTX全系列旗舰级显卡;机架式和塔式可自由切换,满足桌面应用与数据中心多种场景。

同时,浸没式液冷方式应用在终端领域也是首屈一指。旗舰级工作站把机身做成了液冷箱体,内部元件直接浸没在冷却液中。既解决了散热瓶颈,带来性能高效释放;又可实现静谧低噪,通过无泵设计,靠重力回液,噪音降低52.4%;同时兼顾低碳节能,功耗降低了91.7%。

1.jpg

(图源:Suma)

离应用越近,路才越走越宽


值得注意的是,“天阔”系列背后的核心硬件CPU来自海光那么,以海光为代表的国内CPU厂商发展如何?

国内CPU企业的主要模式是“引进主流架构—消化吸收—持续创新”,通过获得先进的指令集架构授权,进行芯片设计、研发与制造,这种模式助力厂商较快建立规模化市场。例如采用x86架构的海光、兆芯,ARM架构则有华为、飞腾等厂商。

2.jpg

(体验Suma“天阔”系列产品)


此类模式下,产品可以兼容x86/ARM的主流生态,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更加容易规模化量产,也更容易被业界所接受。对于相关客户来说,使用类似产品既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确保安全可靠,同时迁移成本较低,对此前的软件投资兼容度更高。更为重要的是,用户可以获得广泛的软硬件生态支持,获得较为开放的选择权。

在科研、金融、能源等产业中,兼容国际主流生态是不可规避的实际需求。此外,基于主流架构的国产处理器也有着明显的性能优势。国芯只有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兼具生态好、性能强,路才能越走越宽。

写在最后


当前,我国依然是创新沃土,而安全创新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重点行业自研升级成为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广阔的市场也势必为终端以及半导体产业带来更多的推动力量。我们相信“勇攀昆仑济沧海”,国内企业正在全力加速,向全球领先水平不断逼近。


来源: 芯师爷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