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国产射频芯片企业广州慧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慧智微)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股价开盘破发跌9.75%至18.88元/股,随后跌幅一度扩大至11.47%。


此前,射频芯片厂商翱捷科技、臻镭科技、唯捷创芯也遭遇了开盘破发,跌幅最高超过30%。


截至午间休市,慧智微股价报19.58元/股,相较于开盘价有所回升,总市值为88.6亿元


1.jpg

图源:腾讯自选股


据慧智微此前披露的发行结果公告,本次发行合计募集资金11.36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芯片测试中心建设、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01

去年营收3.57亿

与国内龙头仍有较大差距


慧智微于2011年在广州成立,定位是一家为智能手机、物联网等领域提供射频前端的芯片设计公司,主营业务为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慧智微表示,其具备全套射频前端芯片设计能力和集成化模组研发能力,技术体系以功率放大器(PA)的设计能力为核心,兼具低噪声放大器(LNA)、射频开关(Switch)、集成无源器件滤波器(IPD Filter)等射频器件的设计能力,产品系列覆盖的通信频段需求包括 2G、3G、4G、3GHz以下的5G重耕频段、3GHz~6GHz 的5G新频段等。


主要产品包括5G射频前端模组和4G射频前端模组。2020年,慧智微在国产厂商中率先大规模销售5G双频L-PAMiF产品,反映在财报上,5G模组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5G模组和4G模组的营收几近平分秋色,5G模组占比46.71%,4G模组占比53.29%。


2.jpg

图源:慧智微招股说明书

慧智微表示,随着公司与头部手机品牌客户合作的深化以及头部手机品牌客户的5G渗透率提升,预计4G产品在手机领域的收入占比将逐渐下降。


终端客户方面,主要包括三星、OPPO、vivo、荣耀等国内外智能手机厂商,闻泰科技、华勤通讯和龙旗科技等一线移动终端设备 ODM 厂商和移远通信、广和通、日海智能等无线通信模组厂商。


3.jpg

图源:招股说明书


核心技术方面,慧智微报告,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giPAM®可重构射频前端平台,该前端平台采用基于“绝缘硅(SOI)+砷化镓(GaAs)”两种材料体系的可重构射频前端技术路线,被中国通信学会认定“解决了传统射频前端芯片无法有效进行多频段多模式覆盖的问题”。慧智微表示,目前可重构射频前端架构的相关产品累计出货已经超过1亿颗


总营收上,2022年,受到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的影响,慧智微营收同比下降30.6%,为3.57亿元。2020年和2021年则分别实现营收2.07亿元、5.14亿元


从营收规模上来看,慧智微与国内龙头射频厂商仍有较大差距。2022年,国产射频厂商卓胜微和唯捷创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36.77亿元和22.88亿元。


02

三年亏损7亿

预计明后年实现盈亏平衡


报告期内,慧智微尚未实现盈利。2020-2022年,慧智微分别亏损0.96亿元、3.18亿元和3.05亿元,三年亏损7亿。此外,慧智微表示,公司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预计在未来一定期间内未弥补亏损将继续扩大。


4.jpg

图源:招股说明书


对此亏损原因,慧智微解释道,一方面是因为实施了股权激励,其中报告期各期确认股份支付金额分别为0.16亿元、2.63亿元和1.7亿元;另一方面是因为持续进行高额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较高,报告期内剔除股份支付后研发费用分别占营收的比例为 36.61%、22.48%和 51.93%。


此外,慧智微表示,由于下游终端客户集中度较高、产品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受下游去库存周期影响、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产品毛利空间受到挤压,盈利水平无法完全覆盖公司研发投入等各项支出,导致公司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仍持续亏损。


据招股书,2020-2022年,慧智微手机领域的5G模组毛利率分别为50.98%、35.31%和27.04%,呈下降趋势;4G模组在手机领域的毛利率表现为低毛利或者负毛利的情况,分别为-0.03%、-0.53%和4.84%


慧智微预计实现盈亏平衡的时间周期为2024-2025年。慧智微表示,在相关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下,以4G 模组 3%-6%的毛利率、5G模组 30%-33%的毛利率为经营目标的情况下,随着 5G 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公司5G模组收入占比提升至60%-70%区间,公司预计研发费用占比将降低至14%-16%区间、管理费用占比将降低至 4%-6%区间、销售费用占比将降低至1%-3%区间,预计公司在收入超过 13 亿元时实现盈亏平衡




03

大基金二期、私募大佬入股


即便连年亏损,慧智微依旧被资本争抢。成立12年,慧智微身后的股东阵容堪称豪华,其中不乏私募大佬葛卫东的身影。


据招股说明书,截止当前,葛卫东掌舵的混沌投资持有512.96万股,发行前持股占比1.29%,发行后占比1.13%。


5.jpg

图源:招股说明书


实际上,混沌投资参与了对慧智微的多轮投资,包括B轮、C轮、C+轮等,其中混沌投资在C轮以51.05元/股增资慧智微,在C+轮以72.32元/股的价格增资


此外,招股意向书附录中还披露了混沌投资3次出资的金额,2018年12月慧智微股东会决议,混沌投资出资2500万元;2021年10月股东会决议,混沌投资出资500万元;2021年11月股东会决议,混沌投资出资1000万元。合计达到4000万元。


除了葛卫东,参与投资慧智微的还有大基金二期、红杉、元禾、国方等知名股权创投基金。其中,大基金二期持有2602.84万股,发行前持股占比6.54%,发行后占比5.75%。


慧智微备受资本青睐的同时,股权也较为分散。截至目前,慧智微共存在71名股东,其中57名股东的持股比例都在2%以下,此外,还有38名股东是在申报前十二个月新增的持股。


04

写在最后


从长远来,射频赛道空间广阔,国产替代仍潜藏无限机遇。根据Yole的研判,射频前端市场将从2022年的192亿美元提升至2028年的26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8%。而当前射频前端的市场仍主要由国际厂商占据,其中美国的思佳讯(Skyworks)、博通(Broadcom)、威讯联合半导体(Qorvo)、高通(Qualcomm)和日本的村田(Murata)五家厂商的产品在2021年和2022年就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目前国产射频赛道看似玩家众多,实则仍有许多空白有待填补,包括高端射频前端芯片、基带芯片、射频收发芯片、高端天线等。在获得资本的加持之后,如何抓住技术迭代的窗口期,面向未来布局,不仅是慧智微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即将IPO的射频厂商飞骧科技和昂瑞微面对的问题。

来源: 芯师爷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