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芯师爷
- 首页
- 热点资讯
今日(5月18日),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飞测)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为23.6元/股,盘中涨幅一度达203.64%至71.66元/股。
截至午间休市,其股价回落至67.60元/股,相比发行价涨幅达186.44%,总市值为216.32亿元。
本次IPO,中科飞测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8.88亿元,用于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图源:招股书
创始人及核心团队 均脱胎于中科系
中科飞测的发展,与中科院息息相关。 从学术研究到创业,创始人陈鲁与中科院的渊源颇为深厚。15岁,陈鲁即从天津耀华中学考进中科院少年班攻读物理学专业,在中科院学习五年后,赴美国布朗大学进修,最终在2003年取得了光学物理博士。 先后在Rudolph Technologies、科磊半导体任职十余年,陈鲁选择回国发展,成为了中科院微电子所“百人计划”的研究员,并且任中科院博士生导师。这期间,陈鲁在中科院负责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电子设备技术研究室(八室)的工作,主要研究的方向,也是光学仪器设备领域。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4月27日,创始人陈鲁、哈承姝夫妇通过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中科飞测30.54%股份;中科院微电子所持股为4.84%;岭南晟业持股为6.07%。也就是说,中科院微电子所位列中科飞测前十大股东。
图源:招股书 此外,中科飞测管理层资历深厚,核心技术人员均曾在中科院微电子所担任研究职务,拥有深厚的专业资历: 首席科学家黄有为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博士后和中科院微电子所助理研究员、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 首席科学家杨乐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先后担任中科院微电子所助理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
背靠华为、深创投 备受明星机构青睐
36氪创投数据显示,中科飞测申请上市前已经历多轮融资,并已于2020年完成了D轮。其中包括国投基金、深创投、华为哈勃投资等头部投资机构。
图源:36氪创投
不仅如此,深创投和华为哈勃投资均在其股东之列。
睿兽分析显示,截至今年5月中旬,成立仅四年的哈勃投资共计出手93次,其中A轮占比超过了三分之一,近60%的投资事件都集中在半导体领域,覆盖了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EDA工具、芯片设计、激光设备、半导体核心材料等多个领域。
迄今为止,哈勃投资已投出11个IPO,中科飞测的成功上市,将成为哈勃投资收获的第12个IPO。
专注半导体质控设备 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3亿
资料显示,中科飞测是一家国内领先的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公司,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检测和量测两大类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主要包括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系列、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系列、三维形貌量测设备系列、薄膜膜厚量测设备系列等,已广泛应用在中芯国际、士兰集科、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国内主流集成电路制造产线,打破在质量控制设备领域国际设备厂商对国内市场的长期垄断局面。 招股书财务数据显示,受益于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品种类的日趋丰富,2020至2022年,中科飞测营业收入从2.4亿元增长至5.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40%。 从营收结构来看,中科飞测绝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检测设备收入,在2020至2022年的营收当中的占比分别高达65.66%、73.84%、76.60%。
图源:招股书 在净利润表现上,2022年中科飞测实现净利润 1174.35万元,较2021年减少78.02%,净利率为 2.31%,相较2021年下滑约12个百分点,主要因为检测设备技术难度较大,2022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和人员规模扩张,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大幅增加。 研发投入方面,2022年中科飞测研发费用为2.06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0.40%,是自2020年以来最高值,研发费用及其费用率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3亿元。
图源:招股书 从核心技术的科研成果来看,中科飞测近年来的研发投入也算是硕果累累: 2017年与中科院微电子所等4家单位共同参与“表面膜结构三维光学测试仪”的课题项目;2020年应用在集成电路前道领域的薄膜膜厚量测设备通过士兰集科产线验证;2021年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验收等。
国产率仅为2% 国产破局现曙光
半导体设备分类由半导体制造工艺衍生而来,从工艺角度看,主要可以分为:光刻、刻蚀、薄膜沉积、质量控制、清洗、CMP、离子注入、氧化等环节。 贯穿于集成电路领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通常也广义地表达为“检测”,按生产环节可分为前道检测、中道检测和后道测试。应用于前道制程和先进封装的质量控制根据具体作用可细分为检测和量测两大环节。 检测指在晶圆表面上或电路结构中,检测其是否出现异质情况,如颗粒污染、表面划伤、开短路等对芯片工艺性能具有不良影响的特征性结构缺陷; 图源:招股书 量测指对被观测的晶圆电路上的结构尺寸和材料特性做出的量化描述,如薄膜厚度、关键尺寸、刻蚀深度、表面形貌等物理性参数的量测。
图源:招股书 当前,我国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市场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仅有2%,市场主要由几家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科磊半导体在我国市场的占比仍然最高,领先于所有国内外检测和量测设备公司。 根据 VLSI Research 统计,得益于中国市场规模近年来的高速增长,2016-2020 年科磊半导体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 35.7%,显著高于其在全球约 13.2%的复合增长率。
图源:民生证券
现下,国内半导体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本土企业存在较大的国产化空间。近年来,国内企业在检测与量测领域突破较多,受益于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迅速发展,该领域国产化率有望在未来几年加速提升。
结语
受全球终端市场需求疲软拖累,消费电子行业低迷影响仍在持续,半导体行业仍处于周期性低谷。然而,受益于国内半导体行业设备需求增加,半导体设备板块业绩出现逆势大增,体现了我国半导体设备自主化进程的强韧性及高景气度。 无独有偶,2023年汽车电子市场或将面临宏观消费需求下行、创新范式收敛等挑战,但以电动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四化变革仍在持续深化,在产业趋势下业务合作与下游订单均处于高景气期。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专为AI PC应用打造,格科推出高性能图像传感器GC5605

洗牌加剧,本土MCU厂商突破口何在?

国产AI芯片:市占飙涨的背后,谁在分蛋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